星期三, 7月 23, 2008

別人的論文口試

今天參加學長的博士論文口試
非常過癮,能夠聽到不同人的觀點,這學長作跨領域的研究
所有,不同領域的人提出的見解,形成有趣的對話

得到幾個心得,將來自己論文大綱口試時,可以適用

一,帶NOTEBOOK,方便找頁數。因為,口試委員有時會忘了頁數。
二,準備茶外,還有水,因為有的老師只喝水
三,口試委員提出建議時,應該重複他們的論點。
譬如:老師提出的意見分為兩個部分:
共五個點:有關第一點,XXX,第三點,XXX,第五點,XXX。我完全接受,會試著改寫加入。
至於第二點,XXX。我接受,但是,我想說明的是。
第四點,與本文主軸相關。我之前想過這個問題,我論文後來呈現的是

這樣才能讓口試委員知道,有聽懂問題。然後,也試圖作辯護。因為,完全接受,那就沒得談了。硬要跟口試委員辯,那也是自討沒趣。所以,有的誠心接受;有的,也要試圖說服口試委員自己論文的主張。

四,注意理論與實踐的關係。
通常理論是證成實踐。但有時,實踐會將理論作為工具。所以,兩者的關係是要看實際的政治過程。不是,單一的關係。
五,注意章節間的接榫。
六,準備口說稿,試著背起來。才會精彩。準備稿子,才不會掛一漏萬。將論點講清楚。
七,問題意識,論證。要講清楚。口試委員就是看是否有說服力。

星期三, 7月 16, 2008

熟能生巧

在一個食品的包裝上,看到「熟能生巧」的典故
大意是說,一個射箭能手,展現了射箭的高明技巧。
一旁的老翁,看了覺得沒有什麼特別。
射箭者不服,老翁展現了倒油的高明技巧,
表示這只是「熟能生巧」。
其實,若不是要作偉大的思想家。
寫文章其實也不是什麼天大的難事
念文章也是一樣,不過是熟能生巧,反覆的練習,
就能掌握其中的訣竅。
一篇篇的文章,自然出爐。
怕的只是,不熟,所以不知從何下筆。

寫出來,就像宣示一樣,白紙黑字
希望自己能朝這樣的方向前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