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night I went to a workshop. Two classmates presented their papers and two reviewers, one of which is a teacher.
He emphasizes:
First, clear question
Second, analysis level
Third, definition
Fourth, position.
當我們清楚了問題意識,知道這個問題在整個學術脈絡中的位置,就此位置進行文獻瀏覽。
然後,確定清楚自變項,應變項;微觀,巨觀層次的四分格。
這樣就可以論文寫作清楚。
所以,我的論文的問題意識:
修辭與民主政治的關係。
這是一個巨觀層次的問題,我的自變項是修辭,依變項是民主。
我在考察什麼樣的修辭;如何看待民主。
星期四, 4月 30, 2009
星期三, 4月 29, 2009
Research Postgraduate Conference, Hong Kong University
On April 25, I attended a conference in Hong Kong University. In the beginning, I knew the information of it, I found it queer for on article needed but post only. The presenter uses the post to show its ideas with illustration and tablets. Everyone has 5 minutes which I thought it too short to have a real talk.
But while I heard others present and my turn, I found 5-minutes is not so short. It's long enough to present a main idea and describe your question and findings. To conclude, I like the style and enjoyed the conference for meeting new friends and visiting Hong Kong by the chance.
星期四, 4月 02, 2009
劉必榮的《國際觀的第一本書》
劉必榮教授以談判聞名,同時也是幾個國際新聞節目的解說者。
本書以非常流利的文筆,深入淺出的介紹國際現勢,以及觀察國際情勢的架構。
該書首先從大國崛起的角度出發,掌握大國政治的面貌,也就是先將整個政治情勢,從現實主義的角度鋪陳,然後再擴展到其它部分,包括能源,糧食,經濟,區域組織等等。
本書不僅對於區域政治衝突有簡明的介紹,而且範圍即廣;另方面也融入了觀察架構,使的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補充資訊,也可以作為思考架構。
大部頭的教科書固然可以展現學者的功力,可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讀物,往往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,我覺得這確實是一本非常易讀上手的好書。
本書以非常流利的文筆,深入淺出的介紹國際現勢,以及觀察國際情勢的架構。
該書首先從大國崛起的角度出發,掌握大國政治的面貌,也就是先將整個政治情勢,從現實主義的角度鋪陳,然後再擴展到其它部分,包括能源,糧食,經濟,區域組織等等。
本書不僅對於區域政治衝突有簡明的介紹,而且範圍即廣;另方面也融入了觀察架構,使的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補充資訊,也可以作為思考架構。
大部頭的教科書固然可以展現學者的功力,可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讀物,往往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,我覺得這確實是一本非常易讀上手的好書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