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今晚去聽了一場同行的演講,很驚訝,整個感覺,坦白的說,還不錯。但不知道,這麼沒有內容,都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。這一行到底這麼了。演講者很漂亮,講話也算風趣。可是,跟我上次聽到的演講一樣,一樣的沒有內容。怎麼會這樣呢?這一行在外面招搖撞騙,都是這樣的嗎?
2. 或許,這一行不是理論,而是經驗。經驗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識,關鍵只有不斷的練習。而非深奧的理論,所以就是一些務實的提醒就可以了。根本不需要偉大的理論。
3. 他提到了適時的分享自己的故事。這確實是比較有人味,但是,我想大家比較喜歡聽美女的故事,對我們這種沒有興趣。而且,當他提到介紹自己係上時,我也覺得有些尷尬,不知道他要講什麼?
4.還是有些收穫:
(1)真正的專家,也不過就是這樣,我想我已經可以成為這樣的專家。
(2)作自己,發揮自己的風格
什麼是我的風格
簡單,明白,風趣,感性,有深度
雖然有些矛盾,但是,有時後一些簡單的問題,反而能夠發人深省。不一定要複雜的說法。就是針對事情的重點。
(3)面對聽眾時,就是試想,一對一的對話,這樣才會得到反應,同時,也會用心。
(4)教學最重要是「熱情」。
(5)他表現非常有自信。
(6)教學目標-->教學內容--學習作業,這三者是循環設定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