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幾個新的體悟。
1. 真理就在那裡,但不是真正的體悟,真理就會差身而過。譬如,健康很重要,在沒有出問題之前,這個真理不是不知道,只是沒有真正進入腦中。同樣的,我以前就知道,寫作很重要,要不斷地的寫,讓自己思路清晰。可是,我就是沒有做到,直到看了S的書,突然有許多感動,終於體悟到,什麼叫做邊讀邊寫,編寫邊讀。以前都以為一直抄寫,進度緩慢,緩不濟急。但是,其實邊讀邊寫,並不意味著再抄一遍。也不是每一想法都要處理,只要處理自己想處理的問題。而且,有些時候,以立刻回憶撰寫討論的方式進行,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理解。有時為了偷懶,抄一下作者所打的點,也是一種省時的方法,而且作者打出的點,通常也十分精簡。
2. 終於理解邊讀邊寫的意義,而且可以實踐。
3. 瞭解了政治修辭的政治哲學基礎,就是公民共和主義。有別於自由主義試圖以「公共理性」(譬如大法官在釋憲時的語言,這是勞爾斯所提醒的)來處理社會爭議的問題,譬如墮胎、廢除死刑等。但是,公民共和主義認為,就讓各方以各自的道德宗教理由對話,瞭解彼此的觀點,然後試圖討論溝通,「說服」對方。不要害怕使用這些宗教道德語言,因為這些語言,正根基於人們的深層的信念,拋棄這些語言,人們可能說不出話來了。而且,不是用自己內心真正相信的語言在說話。有趣的是,最常出現這些道德、宗教語言的時機,就是在政治人物的公共演說稿當中。正如S的書中,所擅長引用的段落。因為,公共演說中,政治人物向民眾訴求時,如果只是秉持中性的語言,會一點都沒有吸引力。政治人物深刻知道,這是自由主義中性語言,是乏力的,需要建立在「常識」、「民情」、「民意」之上,也就是一般人的道德直覺與宗教基礎上,才能成為真正打動人心的語言。誰能獲得多數人的認可,就決定了到這個世界的對錯。當然,這種對錯會隨著環境的改變,而變化,沒有絕對真實的答案,但是也並非是憑空而來的創造。
4. 為什麼在台灣寫政治哲學,會覺得很無力的感覺。事實上,寫作是需要對話的,絕不是自己處理問題,而是要跟這個學術社群的人對話。可是,當沒有人要以自由主義、女性主義、公民共和主義等方式處理台灣當前的議題時,那麼這些假借西方理論的討論方式,都顯得蒼白無力,因為討論的議題,都只會是西方學者立基於特殊經驗的理論推衍。譬如,霍布斯的經驗,分歧就會導致內戰與戰爭,但事實上,現代國家中內部的分歧,並沒有立刻導致內戰。所以,我們無須面對應該立刻把所有權力交付主權者的迫切性。
我們拿來套在台灣,會顯得時空錯置,不知所云。所以,理想的方式,就是台灣當前的議題,確實有人以理論的方式討論,然後我們再以理論的方式回應,這樣子的討論才會有深度。當然,這裡的理論,必須是真正有說服力的,而不是大家在比賽吊書袋,那就是衝文章而已。所以,我應該找這樣的題目來研究。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,一樣處理西方學者討論的議題,譬如廢除死刑。然後,我從中找出在台灣常提到的論調。譬如,人們都比較相信死刑的嚇阻力,或是符合報應的正義觀。那麼,我如果能找出西方學者對這些論調的破解法,然後,找出能說服我們台灣民眾觀念(但不是西方基督教的思維),譬如因果報應之類的說法。那我這篇政治哲學的反省,才會有力量。
5. 所以,簡單言之,因為台灣沒有自由主義的傳統。所以,我不應該以打稻草人的方式,在跟自由主義搏鬥。而是跟台灣內部真正的主要聲音進行對話。這種對話的力量,才會真實,而不是空包彈,或者只是空揮武士刀切西瓜。但是,真正的問題,在於什麼是台灣內部的聲音。而這種聲音能否有更深層的理論基礎。如果沒有,我的回應往往也就只能是膚淺的,因為沒有進一步的理論對話能力。但也並非如此,因為要駁倒常識,也並非易事。科學家往往也要大費周章,才能解釋常識的問題。
6. 今天H君的PJ說,每件事情都有正反兩面,若從壞處看,就是壞的。也如L君所提的,和必要共同作「楚囚對泣」呢?不要一直從悲觀面看事情,雖然希望讓自己更努力,也不會容易讓人嫉妒,但是,反而造成自己缺乏信心,而且不懂得珍惜現在所有的。沒有肯定自己的生命,也就不願意跨出來,幫助別人。結果,就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自怨自艾,既是浪費生命,也愧對曾經幫助你的社會。
7. 其實,我覺得我讀書方法沒有太多問題。時間管理,也沒有太糟,真正的問題,還是在於其實投入唸書的時間不夠,所以才會一直覺得自己的成就有限。就要把握機會,好好掌握時間來唸書。
8. Y君提到我的時間管理有問題,其實,也不能說錯誤。我如果,多思考一下自己的行程規劃,就不會安排了一些似乎不太恰當的行程。
9. 培根:「讀書使你豐富,討論使你成熟,寫作使你精確」。
10. 要常常回頭看自己寫過的東西。我以前都不願回頭,對自己作品,沒有勇氣再看。其實,常有這樣的經驗。寫完時,覺得自己寫得很糟,不想再看。可是,過了一陣子,甚至幾年,再看自己的作品時,會覺得以前寫的還不錯。所以,也不要一開始就先貶抑自己的能耐,而且,文章必須一修再修,才會真正通順。我以前聽到哈金的演講時,他改一篇文章,可以改到二十八遍。他能夠以一個外國人,寫出得獎的英文小說,這種耐力真是驚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