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3月 30, 2011

為何沒有辦法?

1. 昨日下午睡了一小時,晚上稍晚睡,但是半夜起來,覺得睡意不濃,仍然不想起來唸書。在半醒中,卻有一種感覺,我不喜歡作我目前作的事?為何沒有那種動力讓我想儘速完成?或者焚膏繼晷的探究?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嗎?為何我沒有這樣的動力呢?

我想,這種因為作喜歡的事,然後,全力以赴。其實,有的時候,也是一種成見而已。
@ 從社會「成見」出發,也就是從「民意」、「常識」
如果楊照的說法,沒有努力,就不會產生興趣。也就是,不能幻想做一件事,從頭開始就是有趣,趣味,是努力之後,有了些許的成就感,然後持續下去的快樂感。而並非從一開始,就是如此。

如何評判這種各說各話的觀點呢?其實,就是真實的生活經驗,而無須困擾於看似各說各話。

2. 最近領悟到,其實世界很大,大到有些答案或是觀點,並非我想當然爾,而是有很多我會難以理解的地方。譬如,對於死亡、宗教的問題,世界比我想像中複雜。

3.昨日聽到S教授的許多觀點,諸如學術界只是英語化,做西方帝國的殖民地,出口代工等等。雖然都是他慣常立論的觀點,但是,我想一個好的學者,就是觀點與生活結合,透過反覆的立論與說明,才能融為自己的真正的學問。兩者刻意區隔,固然不會令生活太沈重,但是沒有說服力。因為,人們要聽的不是大道理,而是經過驗證,生命體驗後的真實體會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