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上週演講,有聽眾認為,「畢竟還是要經驗」。
我未能針對他們心中的疑惑,提出我的辯解之詞。這不是狡辯,而是說明我的理由。
我想,是這樣的。
(1)我確實經驗不多,當然我也並非只活在書中,還是有一些實際處理的經驗
(2)我是跟古人以及書本學習
(3)各位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,而我替各位整理一下書本上以及歷史中經驗
(4)兩相結合,這也是另類的充電法,
(5)接受不同的刺激
(6)對照不同的講法
(7)我也在從各位的反應中,得到新的想法
(8)只不過,有請各位自行運用
(9)有些人可能認為,NVC的講法,應用有限,但是,事實上,面對的是更複雜的問題
(10)NVC:說出事實,然後說出自己的感受,基於什麼樣的需要,為了達成這個需要,請求什麼具體的事情。
事實,冷氣溫度很低,我感到寒冷,我看重禦寒的需要,所以,請把冷氣關掉。
因為人們在解讀「感受」
2. 霍布斯在推導出「公民科學」時,為什麼可以將政治學,成為一個新的學問。其中很重要的關鍵:死亡。因為奠基的前提,核心目標,就是求生存。這是大家不能反對的事。這對於現代世界而言,這也是一切政治秩序的基礎。但是,事實上,當人們不怕死的時後。如何運用理性去改變。霍布斯的政治哲學是否已經不受重視了?可是,如何處理可能性?而且,對於霍布斯而言,似乎就是這樣的世界。
3. "As Wittgenstein says, the best way to find out if someone really understands 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to ask her or him to teach someone else about the word and its usage."http://politicalscience.case.edu/faculty/beckwith/WritinginPoliticalTheory.pdf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