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3月 13, 2011

王者之聲

今日去看電影《王者之聲》,並不好看,有些令人遺憾,特別是在結尾的部分。對於一個演說者來說,如果說出的話,並非真心所想,而只是為了自己不要口吃而已,就認為表現良好,那就只是一種技巧而已,我非常不喜歡這種方式。我覺得真正好的演說,必須是出自內心,有人生的歷練,所以能夠說出這些好話,否則都只是沒有生命的化妝術而已,不是真正的健康。

不過,看完後和友人與學生聊天,卻十分有趣。除了好一陣子沒有看到他們,頗為想念。另方面,也對他們的反應能力與見解,絲毫不輸給我們這些老頭子。我想,我們對未來是應該有期待的。他們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勇於表達,再加上網際網路的力量,可以讓他們很快的與這世界接軌。

之後,又單獨和Z聊天,起先又是閒聊當前局勢,後來討論了人生目標。也驚訝於Z對於紅粉知己的渴望,已經離開曾經鍾愛的學問,走向世俗的道路。這或許是一種繞路,不過,我想這種down to earth的經驗,或許可以帶來更大的可能性。我對Z還是很有信心的。至於我自己,一直覺得方向比較確定了,不過,進展還是有限。需要多加強。這裡加強又很多層面。不過,我確實是珍惜目前所擁有的。

對於談論的事情,特別今日談到有關經濟學的議題,我不是很有把握。切入的論點,一直在跳動,不過,我也只是一種練習而已。我想我可以慢慢讓自己表達的更好。從自由市場的觀點,外籍勞工取代本勞,好像一點問題也沒有。真的是如此嗎?就是失業了。
這真是一個好問題。
政治上的回答是:本勞會聚集起來懲罰政府。
可是,經濟上的回答是,本勞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,否則,無法生存。
這裡的要求是:本勞既然同意購買低廉的物品;同樣的,也要同意,低廉的勞力進入市場。
這樣才能帶來效率的最大利用。
可是,本勞的權益受損,這會轉為真實的力量。這是現實面的,而非規範性的問題。
也就是,我們一旦接受資本主義的邏輯,我們就得接受以比較利益法則計算的供需世界嗎?
難道沒有問題嗎?我真的很好奇?
沒有嗎?
搶走我們的工作。我們為這社會貢獻這麼多,可是,到頭來,政府與資本家卻再找更便宜的人,來取代我們。我一定得接受嗎?只因為我也使用了便宜的大陸貨?
有沒有不應接受的理由?
移民工太辛苦了。
還有呢?
如果,沒有,所以我們的抗議與反對,沒有正當性嗎?

我們有沒有反對外勞的正當性。
有,不適任。
為何我要反對,其實,我一點也不想反對,我是自由市場的愛好者。我是在作思考的訓練我覺得很好奇,難道,真的沒有理由了嗎?

沒有留言: